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“水立方”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:效率提升4倍 正文

“水立方”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:效率提升4倍

时间:2025-05-29 07:06:48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知识

核心提示

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张骁、夏子麟)国家游泳中心“水立方”)北京冬奥会改造工程27日完工验收,并已开展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。相较首次转换,第二次转换有何亮点?记者专访了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。杨

 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(记者张骁、水立方夏子麟)国家游泳中心(“水立方”)北京冬奥会改造工程27日完工验收,第次并已开展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。水冰

  相较首次转换,转换第二次转换有何亮点?效率记者专访了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。杨奇勇介绍,提升2019年“水立方”第一次开展“水冰转换”。水立方第二次“冰水转换”比第一次效率提升4倍。第次去年冰场可转换结构安装耗时45天,水冰这次仅用10天。转换

“水立方”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:效率提升4倍

  他透露,效率提效因有高科技“加持”,提升应用了装配式快速拆装技术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。水立方前者优化材料进场顺序和施工组织,第次确保构件重新搭建时按原位置安装。水冰后者则破解了在可转换结构上铺设1500块预制混凝土板调平效率低的“痛点”。

“水立方”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:效率提升4倍

  “冰壶赛道对平整度要求极高,去年给混凝土板调平时,工人每调平1块板,就涉及周边8块板,测量非常耗时。现在配备10台高精度传感仪实时反映高差变化,调平一次性到位。这项技术还会更成熟,‘水冰转换’还能提效。”他说。

“水立方”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:效率提升4倍

  “水冰转换”是体育场馆创新利用的“中国方案”。指在泳池中搭建冰场可转换结构、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标准冰壶场地。该方案支持“水立方”在保留水上功能基础上变身北京冬奥会冰壶和轮椅冰壶场馆。

  杨奇勇介绍,“水冰转换”其实非常复杂,变化不止发生在泳池内,还要求场馆后台机器设备、控制系统都有能力随场馆功能需求转换,此间还要承办商业活动。这种多场景快速切换对场馆设备智能化水平,甚至物业管理水平提出巨大挑战。

  他透露,第二次“水冰转换”中,将摸索场馆深度智慧化管理手段。同时将开展“科技冬奥”课题,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冰壶在冰上运动的轨迹和规律,这将加深冰壶初学者对运动的理解,成为开展“水冰转换”为冰壶培训和竞技提升留下的一笔冬奥遗产。

  “‘水冰转换’从畅想到现实,离不开中国科技力量支持。现在看,我们不仅完成了曾经‘不可能完成’的任务,以后还会更精彩。”他说。

XML地图